400-960-5656
工作时间:9:00-18:00

十部门加快提升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动力电池运输将不再“裸奔”

来源:undefined日期:2024-09-24 18:04:32 浏览:540

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快提升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运输服务和安全保障能力的若干措施》(以下统称《措施》)。

《措施》提到,力争到2027年,动力锂电池运输运输效率稳步提升,综合运输结构进一步优化,运输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保障新能源汽车及动力锂电池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动力电池运输仍存多重堵点卡点

随着动力电池需求的快速增长,运输量也将会迅猛增长。《2023年动力电池运输行业发展报告》(后称《报告》)显示,根据有关机构预测,预计到2030年我国动力及储能电池运输量将达到8700万吨,相比2023年增长8倍以上。

目前,动力锂电池运输还存在多重堵点卡点。在日前的动力电池质量安全大会中,北理工深圳汽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姜久春指出,在装车使用时动力电池通常会被认真监测稳定性,但在存储运输过程中,易燃易爆的动力电池却往往处于“裸奔”状态,存在较大安全风险。

《报告》指出,道路运输是目前国内动力电池的最主要运输方式,约占90%,但动力电池道路运输存在短板。重庆交通大学教授、交通运输部危险货物道路运输专家组组长吴金中谈到,目前行业可用危车资源基本够用,到2030年需求缺口可达2万辆。同时,由于目前高速公路不允许危险品的车辆夜间通行,给物流供应链体系运行带来巨大挑战。在重量限制下,集装箱式储能电柜运输困难。

与道路运输相比,水路与铁路运输成本小,运载量更大,更适合长途运输。不过对于铁路运输,目前现有政策不涵盖动力电池,铁路运输尚未开放。海运包装参考的法规条款仍主要针对消费类电池,造成运输包装重量受限。

《报告》称,国内动力电池运输需发挥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统一规则标准,优化运输结构,完善运输工具配套应急装备和运输人员应急技能要求,保障动力电池安全高效运输。

构建高效安全多式联运体系

针对以上堵点卡点,《措施》指出,强化动力锂电池源头安全监管,提升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管控能力,增强动力锂电池综合运输服务效率。

《措施》提到,将加强安全管理和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明确动力锂电池运输、装卸、中转等环节操作要求、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处置方法。同时将形成高性能、低成本、轻量化、系列化运输安全防护装备,在铁路、公路、水路、航空运输领域推广应用。

记者了解到,有关部门正在逐步构建与优化动力电池高效多式联运体系。

铁路方面,国铁集团、国家铁路局将加快推进动力锂电池铁路运输,研究推进动力锂电池国际铁路联运。国家铁路局运输监管司货运监管处处长林川倩公开表示,今年2月,国家铁路局召开了动力电池铁路运输的专题推进会,明确相关时间表和路线图。今年6月,用于动力电池铁路运输的样箱已经下线并完成测试。

在水路方面,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将优化船舶载运动力锂电池进出港申报手续,提升船舶进出港和货物周转效率。推动开展船舶载运动力锂电池通过三峡船闸可行性研究。

在航运方面,中国民航局等部门将研究出台动力锂电池航空运输技术实施方案,按照国际民航组织《危险物品安全航空运输技术细则》细化评估内容、优化操作程序、强化保障措施,进一步提升航空运输服务保障能力。

在技术标准方面,交通运输部等部门将推动动力锂电池运输安全及多式联运技术要求、锂电池铁路运输技术要求、船舶载运锂电池安全技术要求等标准出台。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夏铭

首页
电话
短信
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