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是比赛,是汇演吧”“妥妥央视晚会既视感”“今天人间百灵鸟都来了”……随着首届“曲阳好声音”决赛的展开,“金色曲阳”直播平台上的评论也进入白热化。国庆前夕,这场由虹口区曲阳路街道携手百丽鞋业(上海)有限公司举行的社区唱歌比赛,线上线下吸引了不少辖区居民和工作者的关注。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所谓“诗言志,歌永言”,社区歌唱比赛是展示个人才华的舞台,是喜迎国庆、祝福祖国直抒胸臆的表达,也是文化惠民暖民心的有效举措,是“社会大美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加强社区融合、增进感情交流的契机,是以文化活动赋能基层治理的探索。
去年底,街道举办了一场社区汇演,从中发掘了一批有歌唱才能的曲阳人。今年3月,街道启动“曲阳好声音”歌唱比赛,150余位辖区居民和工作者参与角逐。经过初赛、复赛,共10名选手进入决赛,绝大多数是中青年歌者,且涵盖多种职业。决赛共分三轮,先根据第一轮自备歌曲演唱打分为选手排序,之后进入第二轮“同唱一首歌”两两PK环节,获胜的5名选手再进入第三轮终极比拼。最终,森信建设公司职员马卓瑶获冠军,曲阳路街道社区工作者杨中豪获亚军,邮政物流司机陈建湘获季军。
“整场比赛既公平公正公开,又悬念迭起。”一名在现场观摩的初赛评委说,既有起初被看好的“歌王”“歌后”临场发挥欠佳与前三名失之交臂,也有“卡线”进入决赛的选手逆袭成功,“这说明成绩完全是依据现场表现来打分”。特别是此次设置的“同唱一首歌”PK环节,更考验选手的心理素质、临场反应,成了比赛最大看点。
物流司机陈建湘的参赛纯属偶然:举办初赛当日,刚完成工作的他恰好在百联曲阳旁的停车场休息,“循着声儿就过去了”。当场报名后,他登台献唱,结果博得满堂彩,还拿到了评委送出的2张“决赛直通卡”中的一张。在决赛自备歌曲演唱中,他挑战了高难度的陕北民歌。许是受歌曲本身传唱度的影响,当时的评分并不是很高。在“同唱一首歌”环节,他凭借扎实的唱功、稳健的台风扳回一局,进入第三轮比拼,并获得季军。
擅长流行唱法的95后社区工作者杨中豪在初赛、复赛时表现并不抢眼,但在决赛第一轮时比出了状态,一举夺魁,成为现场最大的“黑马”。在之后的两轮竞演中,更有自信的他“越比越勇”,被网友称为“人间百灵鸟”,最终获得亚军。
建设公司职员马卓瑶从小学习声乐,整场比赛发挥相当稳定,获得冠军可谓实至名归。在直播平台上,她也喜提一波粉丝:每每开唱,“马卓瑶第一”“马卓瑶太专业了”的评论便开始刷屏。马卓瑶认为,在群众性活动中唱功是其次,“走心演唱,传递真情实感才是最重要的”。她感到,决赛给了选手很大的自主权,可以自选曲目、自制MV,让她能通过歌曲来表达对祖国的祝福、对生活的热爱。
马卓瑶的想法,也得到了决赛评委敖长生的肯定。作为国家一级演员、上海新文艺工作者联合会副主席,敖长生坦言,歌曲演唱的完整度和表演时的真情流露,是评委打分的两条重要考量标准。而曲目的选择,也体现了选手的价值观。让他欣喜的是,这场社区歌唱比赛给了中青年歌者舞台,而大家多选择演唱经典老歌《打靶归来》《保卫黄河》《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团结就是力量》等,这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其中,好几位歌手都给他留下印象:在房地产公司从事广告设计的姜威带来的《云长》,仿佛“人歌一体”,践行了他“音乐与我同在”的比赛宣言;小学音乐教师黄婉红突发感冒,但作为军嫂,她表达的真切情感依旧动人;风险投资经理田泽慧选择演唱俄语歌曲,是当代年轻人“斜杠青年”的实证;医疗器械产品经理储露杰一开口,就被观众誉为“曲阳张学友”……他感到,在此次大赛中,选手们通过精心准备、用心歌唱,传递了正能量,提升了社区文化品质,“ 选手整体水平都非常高,打分很难取舍,这场社区歌唱比赛的‘含金量’远超预想”。
现场,10位决赛选手被授予曲阳路街道“文明风尚推广之星”的称号。未来,他们将为街道文化事业和精神文明建设贡献力量,同时鼓励更多的社区青年积极参与文明推广,共同营造包容、和谐、文明的社区环境。
前两天,一位居民还在网上写下洋洋洒洒的观后感《200 多人齐聚!曲阳社区歌唱比赛决赛,激情唱响国庆赞歌》。这位网友写道:“音乐的魅力不光是那旋律,还有它带出来的情感和理念。这活动让人唱歌时就觉得有家一样的感觉,感受到社区的温馨。”
作者:单颖文
文:单颖文图:单颖文摄,受访者提供编辑:张晓鸣责任编辑:祝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