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送是指根据客户要求,对货物进行分类、拣选、集货、包装、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从配送活动的实施过程来看,配送包括两个方面的活动,“配”是对货物进行集中、分拣和组配;“送”是以各种不同的方式将货物送达指定地点或用户手中。
理解配送概念的要点:1、配送是最终资源配置;2、配送是特殊的送货形式;3、配送是配和送的有机结合;4、以用户要求为出发点。
1、配送有多重任务。配送除了送货,还有拣选、分货、包装、分割、组配、配货等项工作,这些工作难度很大,必须具有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现代的经营管理水平才能做好。
2、配送是各种业务的有机结合体。配送是送货、分货、配货等许多业务活动的有机结合的整体,同时还与订货系统紧密联系,是物流全过程中相关业务的有机结合体,是一种现代化的作业系统,从而能适应发达的商品经济和现代化的管理水平。
3、现代化技术手段必不可少。配送的全过程要有现代化技术手段做基础。
4、专业化分工。配送是一种专业化的分工方式。配送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服务,根据客户的订货要求,准确、及时地提供物资供应保证;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同时,配送也可以通过专业化的规模经营获得单独送货无法得到的低成本优势。
配送的作用主要有,1、提高物流的经济效益;2、通过集中库存使企业降低库存量;3、简化手续,方便客户;4、提高供应保证程度;5、完善输送及整个物流系统。
1、按照配送组织者不同,可以分为配送中心配送,仓库配送,生产企业配送与商店配送。
(1)配送中心配送。这种配送的组织者是专职配送中心,其规模比较大,专业性比较强,与用户之间存在固定的配送关系。配送中心一般情况下都实行计划配送,可以承担工业生产用主要物资的配送以及向配送商店实行补充性配送等。
(2)仓库配送。这种配送形式是以一般仓库为据点来进行配送。它可以完全把仓库改造成配送中心,也可在保持仓库原功能的前提下,以仓库原功能为主,再增加一部分配送职能。
(3)生产企业配送。这种配送形式的组织者是生产企业,尤其是进行多品种生产的生产企业。
(4)商店配送。这种配送形式的组织者是商业或者物资的门市网点,这种配送组织者实力有限,往往只是承接零星商品的小量配送,是配送中心配送的辅助及补充形式。
2、按照配送商品种类及数量,可以分为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多品种、少批量配送、配套成套配送。(1)单(少)品种、大批量配送。(2)多品种、少批量配送。配送的特殊作用主要反映在多品种、少批量的配送中。这种配送方式是配送中最典型的形式。(3)配套成套配送。这种配送方式是指根据企业的生产需要,尤其是装配型企业的生产需要,把生产每一台产品所需的全部零部件配齐,按照生产节奏定时送达生产企业,生产企业随即可将成套零部件送入生产线以装配产品。
3、按配送时间及数量,可以分为定时配送,定量配送,定时、定量配送,定时、定路线配送,即时配送。
配送中心是具有完善的配送基础设施和信息网络,可便捷地连接对外交通运输网络,并向末端客户提供短距离、小批量、多批次配送服务的专业化配送场所。配送中心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发展市场两个需要而发展的,是以组织配送为主要功能的流通型物流节点。它很好地解决了用户小批量多样化需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的矛盾。因此,逐渐成为现代物流的标志。
配送中心的功能。配送中心是一个多功能、集约化的物流据点。通过发挥配送中心的各项功能,能够大大压缩整个企业的库存费用,降低整个系统的物流成本,提高企业的服务水平。配送中心的功能包括:集货功能、存储功能、拣选功能、分拣功能、配送功能、信息处理功能。
配送中心的分类:
1、按照配送中心的内部特性分为储存型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加工型配送中心。
储存型配送中心,有很强储存功能的配送中心。流通型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方式进行配货、送货的配送中心。其典型方式是,大量货物整进并按一定批量零出,采用大型分货机,进货时直接进入分货机传送带,分送到各用户单位或直接分送到配送汽车上,货物在配送中心里仅做少许停滞。加工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具有加工职能,根据用户的需要或者市场竞争的需要,对配送货物进行加工之后进行配送的配送中心。在这种配送中心内,有分装、包装、初级加工、集中下料、组装产品等加工活动。
2、按照配送中心承担的流通职能分为供应配送中心、销售配送中心。3、按照配送区域的范围分为城市配送中心和区域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是以城市范围内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区域配送中心,是以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准备,向省(州)际、全国乃至国际范围的用户配送的配送中心。
配送中心选址时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有:客户的分布、供应商的分布、交通条件、土地条件、自然条件、人力资源条件以及政策法律因素等。
不合理配送的表现形式:1、资源筹措的不合理;2、库存决策不合理;3、价格不合理;4、配送与直达的决策不合理;5、送货中不合理运输;6、经营观念的不合理。
配送合理化的措施:1、推行一定综合程度的专业化配送;2、推行加工配送;3、推行共同配送;4、实行送取结合;5、推行准时配送系统;6、推行即时配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