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少在外面吃饭。有时有不得已的情况在外面吃饭,也是估计能吃多少点多少。有时集体行为,我做不了主,点的菜多了吃不完,我会打包回家,下一顿再吃。对于浪费,我觉得心里不安。
和朋友相处惯了,他们也知道我的习惯,不会笑话我。早几年,往往是我一个人喜欢把剩饭菜打包回家。现在我发觉情况有些改变了。我不少朋友和我一样也开始打包剩菜,大家没有一点扭扭捏捏的样子。我很开心他们观念的转变,杜绝餐桌上的浪费是一种好的行为。
时人不知农耕苦,餐桌攀比觉尤荣。现在物质丰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人忘记了曾经的物质匮乏的艰苦岁月。但我却永远不敢忘记。
小时候,在分田到户前,我没有吃过一次饱饭。父母养我姐弟四个 ,还有爷爷奶奶。他们虽然勤劳,但起早摸黑赚的工分换来的粮食总算不够吃。记得有一次,稻子收割的季节,我们姐弟和奶奶一起捡稻穗,几个人辛苦了十几天,一共捡了有二十多斤稻谷。爸爸把稻谷挑到镇里磨米。把磨好的米放在商店门口进去买食盐,一转眼的工夫出来,米就被人偷走了。爸爸垂头丧气地回来,奶奶知道了,骂了爸爸一顿,坐凳子上哭了一个晚上。当时我也很难过,到口的米饭没了。那种情景几十年过去了,依然历历在目。
早几天,朋友发来一张照片,说乡下的稻子因为台风倒了不少,不知道怎么办。眼看丰收在望,却遭遇此台风,把他的希望也刮走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农民洒的是汗水,收获有时也看天。婆婆常说,还是现在幸福,吃得饱穿得暖,感恩遇到好时代。过去资本家看天变粮价,常有饿死骨呢。